當前位置: 圖片新聞2
石工學院院史編撰工作組赴北京開展係列專訪活動
作者: 發布者:趙小明 發布時間:2022-01-21 訪問次數:949

【本站訊】為迎接中國石油大學建校70周年暨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建院70周年,傳承先輩精神、賡續育人薪火、啟迪後來師生,2022年1月8日至13日,學院專職組織員張樂勇、工會主席張衛東帶領學院院史編撰工作組一行五人赴北京專訪我院離退休老教師,進行院史資料搜集工作,並送上慰問和祝福。

工作組克服疫情困難, 曆時五天,以學院發展曆程為主線,以學院曆任院長(係主任)、院黨委書記(係黨總支書記)為重點,密集走訪17位學院老領導、老教師,涵括多個曆史時期和工作領域,采集大量寶貴音視頻資料,為院史編寫奠下堅實基礎。

老教師們充分肯定了此項工作的積極意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采訪過程中,老教師們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暢談學院的辦學史、創業史、奮鬥史和學科建設史,紛紛拿出自己在學院學習、工作和生活期間的老照片、榮獲的國家科研和教學獎勵,以及個人出版的專著等,動情回憶起他們當年立誌石油事業、投身國家建設的偉大理想抱負和建功立業情懷。

曾於1964年3月-1965年12月 任石油開發係黨總支書記的華澤澎教授自1984 年起任華東石油學院黨委書記,1988 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後,任石油大學常務副校長兼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黨委書記。華澤澎教授回憶起學校建設中的重要曆史節點,並贈送《教澤文集》,希望學院繼續前進,為祖國石油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華澤澎老校長接受訪談

我國石油鑽井著名專家,曾任鑽井力學及工程研究室主任的劉希聖教授已經96歲高齡,培養出眾多石油領域頂尖科技人才和行業精英,為我國石油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老先生記憶已有些模糊,但談到教學科研、學生發展的時候格外激動,流露出對石油科研和高教事業的無限熱愛。

劉希聖教授回憶自身從教經曆

漆文遠、吳林祥老師是我院最初前身——北京石油學院石油鑽采係的第一、第二任黨總支書記,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成立時分別由北洋大學、清華大學轉入,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協助係裏的黨建、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漆文遠老師接受訪談

林祥、李妙蘭夫婦接受訪談

張鐵麟老師於1975年11月-1979年11月擔任石油開發係主任,其愛人許震芳老師擔任水力教研室教師,兩位老師回憶了遷校東營初期,一家六口人擠在一間“幹打壘”屋子裏的艱苦生活,展現出老一輩教師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的精神。

張鐵麟、許震芳夫婦回憶往事

1992年11月-1996年5月擔任石油開發係主任、石油工程係主任的陳月明教授熱情接待了工作組成員,並提前準備了大量曆史資料。陳月明教授著重介紹了學院的幾項重點工作和更名為“石油工程係”的詳細過程,並鼓勵學院建設要重視基礎教學工作,將人才培養工作推上新台階。

陳月明老師為工作組介紹任職期間的重要事件

曾任石油開發係黨總支副書記、書記,石油工程係黨總支書記,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副書記的李玉平老師指出,輔導員從事學生的服務管理工作,要努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著想,著眼社會發展前沿,做好學生發展的領路人。

李玉平老師回憶工作趣事

2001年3月28日,石油工程係改建為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葛洪魁教授和薑漢橋教授分別擔任學院首任院長、黨委書記,任職期間高度重視科研平台建設、優化提升師資隊伍,緊跟石油工程專業改革的大背景,進行教材、課程以及人才培養模式革新,開啟學院新世紀快速發展的嶄新篇章。

葛洪魁教授和薑漢橋教授

葛洪魁教授至今仍保存著很多學生的成績單和研究生培養計劃,表示自己一生最重要、最寶貴,也是受益最多的時候是在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無論走到哪裏,根都永遠在這裏。

開發係鑽井86-1班1989-1990學年第一學期成績單

指尖下泛黃的照片讓我們看到石大人的流金歲月,親切的交談聲中我們聽到一代又一代石工人的精神傳承。

“戰鬆遼,戰鬆遼,我們的幹勁闖雲霄,千軍萬馬奪油田,石油工業大飛躍(讀音:Yao,四聲)” 韓誌勇老師回憶起學生時期參與大慶石油會戰自編自演節目《戰鬆遼》,指出川中油田會戰、大慶油田會戰、勝利油田會戰、大港油田會戰、遼河油田會戰、江漢油田會戰……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大小小幾十次油田會戰我們學院一直衝在前麵,石工學院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為祖國石油事業的奉獻史。

韓誌勇教授講述參加石油會戰的經曆

陳定珊教授是我校北京石油學院時期54級采油專業本科生,1958年畢業後曾分配至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籌辦采油工藝專業,1962年初專業調整,陳定珊老師帶領1958級、1959級、1960級3個年級學生回到北京石油學院,成為兩校之間一段佳話。

陳定珊教授接受工作組采訪

石油鑽井泥漿化學專家李健鷹教授回憶起泥漿研究領域,當時華東石油學院與西南石油學院你追我趕的科研風貌,以致有“華東四女將,西南四漢子”的說法,李健鷹教授和同事們一起“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在“幹打壘”庫房的一個角落裏做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突出貢獻。

李健鷹教授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證書

張麗華教授回憶求學時前往甘肅玉門油田實習,長達半年的時間裏,條件格外艱苦,無法保障飲食,隻能吃駱駝草、青稞磨製成的麵粉,艱苦的環境淬煉出頑強的品格。崔桂陵老師指出在工作中要善於思考、善於總結,進一步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陳豔玉老師講到科研在服務生產的同時,也要追求理論學術層麵的精進,從更深層的肌理上尋求突破。

采訪過程中,老教師們紛紛表達了對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即將迎來建院70周年的祝福,勉勵青年學子要樹立發奮學習、立誌報國的遠大理想,傳承和發揚“厚積薄發,讓人生閃光,深鑽博采,為中國加油”的石工精神,為祖國能源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此次北京專訪活動是院史編撰工作口述曆史采集的重要部分,下一步,工作組將繼續推進院史采訪及資料搜集工作,確保重要時期、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全覆蓋,以曆史(1953—2023)為主線,以學校發展和國家高等教育重大改革為背景,以兩個中心(教學與科研)、兩大主體(教師與學生)為主要內容,完整、客觀、科學地展示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70年的發展變化及取得的成就,並注重打造音視頻一體,多層次覆蓋的融媒體“新院史”,講好學院故事,發揮育人效能,增強全院師生的曆史責任感、集體認同感和自豪感,為做好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為保證院史內容的真實性與多元化,盡可能全麵詳盡準確地反映我院從1953年建院以來的光輝曆程,學院特麵向全院離退休教職工及其家屬、在職教職工、廣大校友及關心我院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征集各類院史資料,內容包括學院各曆史發展階段在教學、科研、育人、管理、文化方麵以及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圖片類、紙質類、電子類、音像類、實物類、回憶錄等各類資料。//www.odespower.com/2021/1102/c13945a35233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