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必威app精裝版客服“能源報國·能源強國”東北博士團一行30人於7月10日到7月14日來到石油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油城”大慶,在祖國北疆開啟了富有石油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課”之旅。
“創業建油田/事跡輝煌耀宇寰/美譽代相傳”,在紀念“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之時,在這讚美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詩歌中,博士團先後赴大慶石油館、大慶石油科技館、鐵人紀念館、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大慶鑽探工程公司、第二采油廠、采油工程研究所等地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副院長齊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解曉燕等作為隨團指導老師同行前往。研學期間,博士團成員加深了對大慶油田的發展曆程與突出成就的了解,進一步領悟以“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引導學生自覺扛起“把能源飯碗端在自己手裏”的使命擔當,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
東北博士團啟程合影武帥帥 攝
泛化多維思政課堂,涵養能源報國情懷
7月11日,在啟程的大巴上,解曉燕從鐵人王進喜的光榮事跡講到祖國石油工業的篳路藍縷,開啟了實踐團的第一次“隨行小課堂”。作為博士團的特邀指導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副教授的解曉燕,在實踐過程中隨時隨地為博士團成員開展現場思政教學,將思政課堂搬到生產一線,將行業特色融入課程體係,在現場實踐中春風化雨般浸潤成員們的心靈,使生硬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的現場教學,真正實現思政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解曉燕為博士團成員講解鐵人精神蔣佰熹攝
7月12日,解曉燕老師在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現場為成員們開展“隨行小課堂”,通過“我國‘三桶油’是怎樣建成的?”這一問題,回顧了國家石油工業發展曆程中的艱難困苦,引導博士團成員思考“鐵人精神”、“三超”精神的深刻內涵。她強調:“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要時刻牢記‘三超’精神,突破思想上的‘枷鎖’,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潛能迸發出來。”
解曉燕講解“隨行小課堂” 林雅瑜 攝
除現場交流外,隨團指導教師積極利用線上平台拓寬育人渠道,擴大實踐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麵。在博士團行程接近尾聲時,解曉燕在社交平台上發表以“油在地下洶湧 ,人在江湖起舞——致敬石油科技工作者”為主題的感悟,以更具快捷性和互動性的方式傳達對石油科技工作者的敬意,讓博士團成員深受觸動,他們表示:“要向那些投身油氣行業、鑽研創新技術的石油人學習,端牢祖國能源飯碗,築牢科技強國夢想,在奮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中實現人生價值。”
解曉燕在大巴車開展“隨行小課堂”講解石油精神林雅瑜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為此,學院積極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係,著力打造以“行走的思政課”為主線的“石工定製版”思政課程,將思政課堂泛化到大巴車上、展覽館裏、社交媒體中,讓實踐團成員隨時隨地接受浸潤式思政教育。
領略石油創新科技,踐行能源報國初心
隨團指導老師與博士團成員在大慶石油科技館參觀交流蔣佰熹 攝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岩心庫合照蔣佰熹 攝
為進一步了解前沿科技在油田一線的重要意義,感受智慧油田、數字油田的轉型新趨勢,博士團成員來到大慶石油科技館、大慶鑽探工程公司、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進行參觀學習。研學過程中,博士團成員拓展了科技視野,豐富了專業認知,切身感受到能源行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深刻地體會到石油人不畏艱辛、刻苦鑽研的攻關精神,進一步堅定了以科技力量實現能源報國的誌向。
實驗室科研工作者為博士團成員講解 林雅瑜 攝
研究所高層研究人員與博士團成員交流 林雅瑜 攝
傳承大慶鐵人精神,擔當能源報國使命
博士團成員重溫入黨誓詞蔣佰熹 攝
博士團成員為鐵人百年誕辰留名紀念林雅瑜 攝
習近平強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為追隨鐵人足跡,涵養石油精神,博士團在大慶石油館、鐵人紀念館、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等地參觀學習。“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鐵人王進喜的一句句鏗鏘的話語令博士團成員深受觸動,在內心矗立起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內核的精神旗幟。“二十五億忠誠擔當,六十四載興油報國。”發源於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收率研究室的“三超”精神,是科技人員在長期自主創新實踐中詮釋出的科研工作理念,是石油人以科技賦能發展的生動寫照。研學期間,博士團成員深入了解了60年代石油工人作業的艱苦環境,認真學習了大慶艱苦創業的“六個傳家寶”,更堅定了“端牢能源飯碗”的使命擔當。
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合照 蔣佰熹 攝
博士團成員在第二采油廠鐵人第一口井合照 蔣佰熹 攝
博士團成員在第二采油廠第一作業區黨建工作室學習 蔣佰熹 攝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博士團成員們深有感觸,懷著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更深理解,對油氣行業的全新認識,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積極投身科研攻關,努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石工學子的智慧力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奮力譜寫新時代石工人能源報國的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教興國戰略中,培養能源領域的科技人才至關重要。學院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持續構建新時代人才培養體係,不斷創新育人模式,持續優化“行走的思政課”內容形式,著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能源領域創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