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3
【行走的思政課】“能源報國·能源強國”東北博士團:汲取大慶精神,賡續“鐵人榮光”
作者:姬鵬濤 孫雅琦 劉妤萱 發布者:於夢飛 發布時間:2024-07-04 訪問次數:429

【本站訊】一段曆史,熱血鑄就;一種精神,薪火相傳。為進一步挖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時代內涵,近日,行走的思政課“能源報國·能源強國”東北博士團31名師生走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發源地——大慶油田,汲取精神養料,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融化為政治基因、內化於文化特質、轉化為精神動力,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創新引領交流一線動態

博士團成員們先後前往大慶鑽探工程公司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大慶油田采油工藝研究院進行實踐學習。

領悟鑽探精髓 堅定科技自立自強

在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講解員圍繞大慶鑽探“從無到有”“從淺到深”“從弱到強”的發展曆程,向博士團成員們展示了大慶油田近60年來的創新成果。

博士團成員們來到了張振華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張振華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前身是2008年以張振華為主力成員成立的鑽井工藝研究所電子實驗室。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博士團成員們認識到隨鑽儀器的發展曆程。接著,講解員以“旋轉導向”這個儀器的研製為例,向大家闡釋了科研路途中發現並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讓成員們切身體會到了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博士團走進大慶鑽探工程公司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交流勘探技術 感悟“三超“精神

“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中心,通過對微生物采油實驗室以及油田化學等工作室的參觀,博士團成員與現場科研人員麵對麵交流對現場技術,如微生物驅油的機理、應用範圍,聚合物驅的評價標準等進行進一步交流探索,為博士團成員提供一個開闊眼界,啟發思維的平台。在岩心庫,講解員通過介紹岩心館配備、岩心樣本等,將油氣“生、儲、蓋、保”的過程,岩心取心過程等石油勘探開發中的開采方式和模式娓娓道來。

博士團走進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中心

博士團參觀大慶油田岩心庫

領略“三敢三嚴” 探索采油前沿

大慶油田采油院作為油田開發“參謀部”,始終牢記政治囑托,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革命精神和“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博士團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了解到大慶油田現有的分層采油和分層注水等先進技術,對我國采油事業的發展有了更加堅強的信心。


博士團走進大慶油田采油院

對話優秀校友 學習“油模油Young”

在大慶油田校友麵對麵座談會上,我校石油工程專業2001級校友苗誌國、2005級校友張順向成員們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經曆,解答了成員們有關提升學曆與就業選擇之間的問題,他們提出就業選擇應結合自身科研能力與就業需求,針對不同的發展方向,規劃職業生涯。


大慶油田校友麵對麵座談會

感悟石油魂 致敬鐵人精神

聆聽宣講團 再學鐵人精神

博士團成員來到水務培訓中心聆聽大慶油田“石油魂”宣講團報告。“石油魂”宣講團首席宣講員、大慶油田文化集團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首席講解員王立誌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曆史資料,講述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生動實踐。展示了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石油人戰天鬥地、不怕犧牲的情懷,鼓勵同學們繼續發揚和傳承石油精神,讓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偉大精神永放光芒。

博士團聆聽大慶油田“石油魂”宣講團報告

參觀紀念館 對話甲子榮光

來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47級台階拾級而上,走過的是鐵人王進喜47載為石油獻身的崢嶸歲月。展櫃中,一件件破舊的衣物、磨損的工具和泛黃的日記本,無聲地講述著王進喜和戰友們在油田開發中的奮鬥故事“五兩飽三餐”,牆上的圖片記錄了石油工人們麵對嚴寒、風沙和設備短缺等重重困難,依然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的感人場景。三老四嚴,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至今仍被石油工人所遵循。

博士團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走進石油館 深化科技認知

“深鑽博采,厚積薄發”“身像鐵人心向黨,能源報國勇擔當”是博士團成員在大慶石油館發出的誌向與決心。在大慶石油館中,博士團成員們通過觀看短片,重溫紅色血脈的緣起;通過參觀實物模型、體驗地震波衝擊力,感受到艱苦條件下石油工人們的內心積澱與精神信仰。通過沉浸式觀看5D影片,博士團成員對石油生成方式、開采過程、應用場景等石油工業的現代化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博士團走進大慶石油館

篝火燃兩論 體驗優良傳統

在大慶石油會戰時期,石油工人靠《實踐論》《矛盾論》“兩論”起家,靠“兩分法”前進,推動石油工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博士團前往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沉浸式體驗大慶石油會戰曆史。路上,博士團成員們掀起了一場看圖猜詞的趣味挑戰,“喇嘛甸”、“鐵人一口井”、“五麵紅旗”……隊員們的激烈討論重現了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沉浸式體驗分為“千裏荒原定井位”、“化解難關立井架”“篝火燃旺學兩論“三個環節,起起伏伏的歡聲笑語中心靈的觸動,更是思想的升華,活動在全體師生的莊嚴宣誓聲中拉下帷幕。在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博士團成員們與曆史對話,與精神共鳴,攜大慶精神一路向前,續寫新時代的篇章。

博士團走進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

“行走的思政課”

新質生產力:賦能石油產業發展

新質生產力與服務業之間的碰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實驗室與創新工作室的參觀結束後,返程的大巴車上,王鵬翔老師深入淺出,向同學們講述了一堂生動的“隨行小課堂”。王鵬翔老師提到,將創新理念應用到隨鑽儀器的研發與改良中,正是新質生產力在生產性服務業的鮮活體現。當下,不斷湧現出全球化、數字化的新業態,將激勵著、影響著同學們善於思考,敢於嚐試,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

走進新時代:共慶百餘華誕

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王鵬翔老師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麵的思政微課,以“曆史性勝利的三件大事”為出發點,針對“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的“迎來”“進入”“完成”三個關鍵詞,生動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何以百年大黨的偉大奇跡,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闡述了我國對於消除絕對貧困的明顯優勢和堅強決心。

王鵬翔老師講授思政微課堂

大慶油田的開發和建設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裏程碑,鐵人精神是中國石油工業精神的重要起源。從揭開地下儲層神秘麵紗到建立長期高產穩產模式,再到闖出高效開發的成功之路,以王進喜、王啟民、李新民為代表的一代代石油人以不怕苦、敢擔當的品質,篤行致遠的風格向新時代的石油學子呈現生動而具有現實意義的一課。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眼裏有光芒,行動有方向。大慶精神與惟真惟實的校訓互通。博士團成員向“高舉紅旗當標兵”的號召作出回應,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時代使命,將“我為祖國獻石油”作為人生的主旋律,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攝影:崔躍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