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4
中國教育報:Betway88必威 培養“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
作者: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於夢飛 發布時間:2024-10-29 訪問次數:10

【本站訊】麵對新時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革命和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培養能夠從事智能油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複合型人才至關重要。10月29日,《中國教育報》以“Betway88必威 培養“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為題報道必威app精装版客服 以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為導向,構建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係的典型做法。

Betway88必威 培養“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

姚傳進 李蕾 齊寧 侯健

Betway88必威 以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為導向,從專業知識結構、課程教材體係、師資隊伍、教學模式、校企協同機製等方麵係統改革,形成“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係,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構建油氣行業智能化專業知識結構體係

在積極響應時代發展需求、全力推動油氣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征程中,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在國家一流學科和專業建設方麵的優勢,成立跨學科的校企聯合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會聚了來自高校學術前沿的學者及油氣行業實戰經驗豐富的企業專家,共同為學院的發展出謀劃策。

學院緊密結合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深入研究油氣行業發展的動態趨勢以及學科領域的前沿動態,全麵剖析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在此基礎上,學院從學校的辦學定位、社會對人才的廣泛需求以及自身獨特的學科特色等多維度出發,精心優化學科專業布局。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學院開設“油氣+人工智能”實驗班和“智能油氣工程”微專業,為本科階段的優秀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學習平台,通過深度融合油氣專業知識與人工智能技術,培養具有深厚學術底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拔尖人才。同時,學院增設“油氣工程信息與智能技術”研究生培養方向,構建需求導向的專業知識結構和人才培養目標,加快迭代培養方案,形成本碩博貫通銜接的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流程。

創建油氣智能化發展課程體係與教材

學院大力推進學科間的深度融合,在通識課程中融入家國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等育人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汲取知識的同時,深刻領悟工程領域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追求。

在基礎課程優化方麵,從重力學與化學基礎,逐步向強化數理與人工智能基礎轉變。在專業課程革新方麵,新建了覆蓋油氣行業智能化全流程的專業核心課程,詳細闡述從勘探、鑽井、完井、開采、集輸到運維、管理、決策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化技術應用。同時,增設針對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的跨學科課程,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多學科知識的交融。積極拓建高階學科前沿課程、高階學科交叉課程和高階學科素養課程,邀請業內專家和企業骨幹授課講學,讓學生及時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和行業創新趨勢,提升綜合素養。

學院還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攜手共建一批具有引領性、示範性和影響力的特色精品教材。結合企業實際項目案例和學校的學術研究成果,精心打造跨界融合的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體係,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創新性和前瞻性。

打造油氣行業跨學科融合師資隊伍

學院大力強化與數理基礎、人工智能等學科的深度交融與合作,製定了涵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多方麵的協同育人教學改革課程管理機製,同時積極組建跨院係、跨學科的校企合作教學團隊。

學院深入探索“油氣+人工智能”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群建設,建立並不斷完善校企教師互聘機製,促進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校企雙方共同參與製定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高度契合;攜手研製教學大綱,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方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其既具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實際應用價值,共同製定考核方法,全麵、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

此外,學院還充分集合校內外優質師資以及行業專家的力量,共同建設“油氣+人工智能”跨學科特色課程資源。通過整合各方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教學資源,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課程資源體係,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

重塑研究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院緊密結合現代教育理論與先進技術,積極探索並創新教學方法,構建了網上自學、課堂講授、案例剖析、問題探究、參與互動“五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方法體係。同時,學院優化考核程序並建立多元化評價體係,全麵、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麵的綜合評價。

學院將“油氣+人工智能”的真實應用場景廣泛融入到學生的學習體驗中,重塑“智慧課堂+問題探究+案例研討+創新實戰”四結合的研究型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智能化、互動性強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和探索,讓他們在分析和討論中深入理解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技術應用,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學院縱向組織課程知識,貫通設置科研創新訓練環節,打造以工程問題為導向的“知識運用→工程實踐→綜合訓練→前沿探索”四階段遞進式創新能力培養機製。高度重視學生反饋意見,根據反饋持續改進教學模式和創新能力培養機製,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效果能夠滿足行業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求。

深化油氣產學研協同人才培養保障機製

學院積極開展校企深度合作,與企業聯合開發虛擬仿真項目資源,為學生提供全真模擬訓練環境。通過與油氣智能相關企業的緊密協作,共同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實習實踐基地以及聯合培養基地,並創新性地實行“基地共建共管、責任共擔共負、成果共用共享”的高效運行機製。

在校內仿真實訓的基礎上,學院以“中外石油文化”“石油工程認識實習”等特色課程為重要載體,深入挖掘和建設工程文化育人資源,引導學生實現工程素養從“基本認知”到“內涵理解”再到“升華內化”的三層次遞進式提升,形成自身的工程素養和職業價值觀。

為了確保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麵、細致的指導,學院嚴格落實校企“雙導師”製。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全方位協同參與,對學生的學習、實踐和科研等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同時,學院引入行業、企業與社會評價,建立多元反饋評價體係,通過廣泛收集來自不同領域的評價意見,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培養機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院培養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行業的發展需求。

未來,Betway88必威 將加強構築“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通道,培養適應新時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革命和油氣行業智能化發展趨勢,能夠從事智能油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科技研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本文係2022年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工科背景下‘油氣+人工智能’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係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編號:M2022284]、2023年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本碩博貫通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製研究——以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為例”[項目編號:SDYJSJGC2023015]階段性成果)

相關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0/29/content_144749_17934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