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為深入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課程數字化建設新路徑,12月13日,學院在南教209全景教室舉辦了博采大講堂(第19期)暨智慧課程建設專題培訓會,會議邀請了湖南大學嶽麓學者特聘教授宦雙燕、智慧樹平台谘詢師張媛媛就數智化教育背景下AI課程建設進行了專題彙報。學院各課程組負責人及骨幹教師參加了培訓,副院長齊寧主持活動。
副院長齊寧主持培訓
宦雙燕教授作題為《數智賦能分析化學新形態課程建設與教學創新》的報告。她分析了目前教育數智化與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闡述了教育數智化的內涵及基於知識圖譜的新形態課程建設內容。結合自身課程建設經驗,詳細介紹《分析化學》課程知識圖譜的建設與應用。她指出,構建基於知識圖譜的課程體係,可以實現課程內容的係統化、結構化,有助於因材施教,有效推動AI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賦能高等教育發展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宦雙燕教授作報告
智慧樹網谘詢師張媛媛作題為《智慧課程的建設與應用》的報告。她介紹了人工智能給教師教育教學帶來的變革以及近幾年“人工智能+教學”的改革熱點,詳細展示了知識圖譜的建設內容和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並通過知識圖譜建設案例的分享探討了課程數智化建設的發展方向、理念革新以及方法路徑。
智慧樹網張媛媛作報告
交流環節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杜殿發教授分享了學院首門知識圖譜建設課程《滲流力學》的建設經驗與心得。呂愛民、張衛東、孫明波等與會老師圍繞知識圖譜建設與應用、AI大模型應用等問題進行了谘詢與交流。
杜殿發教授分享知識圖譜建設經驗
此次培訓加深了教師對教育數字化轉型、未來數智課程建設的理解,也為學院本科教學的數智化改革指出了明確方向。今後學院將以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持續開展智慧課程建設探索,依托知識圖譜建設,重構課程體係與教學設計,以數智化賦能教學全過程,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