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新聞2
步履不停,奮鬥不止|寒假期間學院各項工作不斷線
作者:於夢飛 發布者:張家馨 發布時間:2025-01-23 訪問次數:10

【本站訊】寒假期間,學院師生員工堅守工作一線,豐富人才培養資源庫,跑出科學研究“加速度”學生社會實踐不停步,學院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

豐富人才培養資源庫

為加快構建新時代人才培養體係,優化人才培養專業布局,121日,學院舉行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微專業論證會。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德利,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李陽、高雄厚,副校長戴彩麗以及來自高校和石油企業的專家學者共68人參會。張衛東教授介紹目前高校碳中和微專業發展情況以及課程設置體係。微專業聯辦方、中國石油學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吳昊,中國生物多樣性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宣教部主任王靜介紹相關情況。與會專家認為該微專業設立非常必要、恰逢其時,並針對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微專業課程體係進行把脈指導。參會專家暢所欲言,圍繞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微專業課程體係等提出建設性建議。

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微專業論證會

為切實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拓展實踐育人空間和陣地,121日,海洋油氣工程係付光明、陳立濤、劉玉泉一行3人赴SIOETC國際海洋工程培訓基地開展調研交流,並舉行“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SIOETC培訓中心是獲得國際權威組織標準認可的第三方國際標準化安全培訓中心,2024年為我院海洋油氣工程專業50餘名學生開展了係統的海洋油氣安全生產救援培訓,並獲得英國CPD認證的資格證書。雙方就2025年學生實習實踐內容規劃、共建校企安全實訓大課堂、油氣安全生產思政教育等方麵開展了深入交流,為如何充分發揮“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作用達成了一致共識。


SIOETC國際海洋工程培訓基地開展調研交流

“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為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豐富課程資源,《采油工程》課程組充分利用寒假時間,緊鑼密鼓地開展線上資源錄製工作。《采油工程》課程作為國家首批一流課程、山東省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繼續教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是石油工程專業的核心必修課,是從事油氣田開發工作必不可少的專業課之一。寒假期間,課程組計劃安排6位老師參與課程錄製,錄製任務包括50個課堂學時、8個實驗學時,涵蓋共計92個知識點。截至目前,課程組已完成12個知識點的錄製,後續錄製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采油工程》課程組進行線上課程錄製

跑出科學研究“加速度”

寒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的關鍵衝刺階段。近日,“油氣智能與低碳能源”團隊忙碌於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撰寫工作,團隊教師認真分析研究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相關文件。針對申請書,從項目名稱、立項背景、研究內容、技術路線、擬解決的科學問題和語言表述等各方麵開展深入探討,提高申請書質量。團隊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教師分享了申請書撰寫心得體會,從聚焦學科前沿、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高材料撰寫水平、凝練科學問題等方麵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油氣智能與低碳能源”團隊成員劉樹陽撰寫基金申請書

假期以來,王金堂副教授並未放慢工作步伐,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以忘我的態度和奮鬥的精神堅持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帶領團隊進行鑽井液新技術研究,精心準備基金申報材料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以解決能源勘探與開發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標貢獻力量。在保證科研不斷線的同時,王金堂盡可能實現假期利用最大化通過線上組會等形式指導返鄉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跟蹤研究生科研進展,堅持每天指導留校研究生,無微不至關心學生工作生活

王金堂與團隊成員開展科學研究

孫致學副教授團隊寒假期間同樣奮戰在科研前線。近日,孫致學團隊成員赴合作企業進行地下儲氣庫造腔模擬設備調試和試運行,通過與廠家技術人員進行麵對麵溝通,不斷優化改進實驗裝置,力爭在2025年盡快投入我國某大型地下儲氣庫建設方案論證中去。利用假期時間,大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攻關中去,作為團隊一員能夠參與到我國某大型地下儲氣庫建設方案設計和實驗工作,為我國能源保供體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我倍感自豪,幹勁十足。孫致學團隊研究生李昕睿表示。

孫致學團隊進行地下儲氣庫實驗設備調試

寒假期間,學院各個課題組的科研工作均在有序開展。部分師生堅守實驗室,部分深入生產一線,不斷產出新的科研成果。

賈寒教授指導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

姚傳進教授課題組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

戴彩麗教授課題組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

學生社會實踐不停步

寒假期間,“薪火相傳”實踐隊前往吐魯番市實驗中學開展“寄情母校,圓夢石大”宣講活動。進班宣講時,麵對學弟學妹們求知的眼神,隊員們熱情分享大學生活並發放宣傳冊,積極回應同學們的好奇提問。之後,隊員們在宣傳欄張貼展示石大校園風貌與精神文化的海報,吸引眾多同學駐足。奧爾比特·阿力木江表示,“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更是回顧過去、總結經驗的寶貴契機。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團隊收獲了成就感,提升了團結協作與溝通能力,傳播了石大‘惟真惟實’的校訓精神,也為母校發展注入了屬於石工學子的青春活力。”

薪火相傳實踐隊在吐魯番市實驗中學開展招生宣講

“星火砥礪”實踐隊則結合石油曆史與紅色文化主題,探索甘南地區的石油工業發展,挖掘甘肅地區的紅色基因,在甘肅省科技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等地感受偉大抗戰精神、石油精神,堅定愛國主義信仰。隊員董佳奕在實踐中說到:“我們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將紅色精神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賡續紅色血脈貢獻自己的力量。”

星火砥礪實踐隊赴甘南地區探尋紅色精神

“尋找三星堆”實踐隊前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探尋沉睡的青銅文明。實踐隊以傳統曆史文化為主題開展廣泛調研,重點參觀青銅神樹展區。高達3.96米的青銅神樹,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獨特的造型與複雜的工藝展示了古蜀人高超的鑄造技術。隊長張若希表示,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精神文化,也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為保證學院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學院機關辦公室積極擔當作為,嚴格履行值班製度,切實做好後勤保障。為確保研究生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開展科研工作,假期前由副院長李兆愛帶隊,與各研究所安全負責人以及學院安全管理人員,對實驗室進行了安全檢查,確保師生共同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蛇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