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時賢、劉永革、王森、孫曉飛、劉敬平五位教師負責的科技成果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研成果技術鑒定。來自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海油研究總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及生產單位的專家對鑒定材料進行審閱,聽取工作彙報,並對成果進行評議,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學校科技處譚樹成副處長、學院侯健院長、楊永飛副院長、項目組成員及學院相關科室參加了會議。
成果鑒定現場 攝影宋爽
時賢副教授負責的完成的“非常規儲層精控細分重複體積改造關鍵技術及應用”,建立了精控細分重複壓裂四維地應力場和雙甜點預測模型,形成了重複壓裂裂縫擴展-流動一體化模擬和參數優化技術。發明了高強度環氧樹脂固井水泥漿體係和重複壓裂高承壓、低成本包覆型顆粒暫堵劑和微泡暫堵液;發明了球式液力端總成和暫堵劑批混撬自動加入裝置。創建了“老縫重啟激活+新縫重構擴展”的重複壓裂差異化縫網構築工藝和“動態建模-動態設計-動態調控”方法,研發了重複壓裂精控細分決策係統。該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5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5件,發表論文85篇,技術成果在四川盆地等應用。
時賢副教授代表項目組進行成果彙報
劉永革副教授教授負責完成的“天然氣水合物藏增滲降壓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創新了天然氣水合物藏多級相變與多尺度滲流理論,創建了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多級相變及動力學模型,研發了增滲降壓開采數值模擬軟件。發明了天然氣水合物藏水平井分段增滲工藝方法,研發了儲層增滲工作液。建立了考慮不同降壓階段能量來源差異的流入動態關係模型;發明了基於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區壓力響應特征的試井解釋方法,建立了泥質粉砂儲層關鍵物性參數反演解釋圖版,形成了天然氣水合物藏試采動態跟蹤評價方法。該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37件(其中美國專利5件),登記軟件著作權3件,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146篇,製訂行業標準1項。
劉永革副教授代表項目組進行成果彙報
王森副教授負責完成的“陸相頁岩油流動模擬與優化調控技術及應用”,研發了頁岩納米受限空間內相變規律預測方法及陸相頁岩油多相多尺度流動模擬技術。提出了夾層型、混積型和純頁岩型儲層的差異化改造模式,建立了壓裂工藝參數智能優化設計方法,研發了基於多源數據約束的壓裂縫網自動反演技術。創新形成了陸相頁岩油“壓裂-注-燜-排-采”一體化數值模擬技術,建立了井網參數多目標智能優化設計方法,發明了頁岩油井全生命周期工作製度動態調控技術,對頁岩油的有效開發提供給了有效的指導。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32件,登記軟件著作權5件,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124篇,技術成果在國內多個油田的頁岩油區塊規模化應用。
王森副教授代表項目組進行成果彙報
孫曉飛副教授負責完成的“泡沫油油藏開發關鍵技術與應用”,創新了泡沫油能量及冷采潛力定量表征技術,包括不同非平衡狀態下的泡沫油高壓物性參數計算模型、泡沫油流體相態變化的冷采物質平衡方程和氣泡微觀動態特征的泡沫油冷采數值模擬方法等,製定了泡沫油油藏分類評價標準。創新了改善原生泡沫油冷采開發效果技術,包括平台叢式水平井布井新模式、脈衝激勵泡沫油和均衡電加熱采油新方法等。創新了人工泡沫油強化氣體吞吐、有限注熱吞吐技術。該成果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1件,登記軟件著作權5件,發表論文54篇,出版專著2部。技術成果在中石油委內瑞拉重油項目合作區和吐哈油田等推廣應用。
孫曉飛副教授代表項目組進行成果彙報
劉敬平副教授負責完成的“深部地層井筒工作液技術與工業化應用”,發明了耐超高溫高鹽微交聯疏水締合降濾失劑、有機-無機雜化強吸附封堵劑與聚合離子液體抑製劑,構建了耐240℃飽和鹽水基鑽井液體係。發明了耐高溫熱增黏聚合物穩定劑、溫度響應型高溫緩凝劑、改性納米SiO2防竄劑,構建了耐220℃防氣竄固井液體係。研發了耐超高溫高鹽低傷害聚合物稠化劑、多配體有機鋁鋯高溫交聯劑,構建了適用於深層超深層的耐200℃高礦化度水基壓裂液體係,實現了複雜深部地層安全高效鑽井。該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46件(其中美國專利7件,荷蘭專利1件),發表論文93篇,在國內外16個油田推廣應用。
劉敬平副教授代表項目組進行成果彙報
學院先期通過組織校內有經驗的教授,邀請科技處主管部門,召開項目把關會,對成果的研發背景、研究內容、總體性能指標、成果的創新性、技術成熟程度、國內外情況對比分析、推廣應用前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分析等進行綜合評議,助力成果的總結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