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微文化與微批評

發布時間:2019-07-02瀏覽次數:68

毋庸置疑,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日新月異已將我們置身於一個更新媒體的“微時代”。據《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至20156月,我國網民手機上網占比88.9%,較去年增長3.1個百分點;而通過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分別為68.4%42.5%,較去年分別降了2.40.7個百分點;同時,全國微博客用戶規模為2.04億,手機端微博客用戶數為1.62億,占總體的79.4%。而微信及其朋友圈、微電影、微視頻等的流行,更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信息生產、傳播與接受的“微”已然成為我們時代的主體文化樣態之一。

在微時代的定義上,“微”並不是小,更不是不足以道,而是一種更加生動、即時、自由乃至碎片化的傳播方式,一種更具溝聯性、娛樂性以及個性化的生活形態,一種更加回歸自我但同時也更從眾流俗的審美機製。所以,“微”作為一種特殊的時代體征,浸透在時代文化的肌理當中,已成為當下仿佛無所不能而又無所不包的功能性存在。從文化生產來看,較之一般意義的數字媒體或網絡平台,以自媒體為核心的微平台顯然是更自由、自主與隨意的文化大院,而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簡易快捷,從微信到微博、從微電影到微視頻、從微小說到微散文,“微化”的藝術創作和文化活動甚至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項內容或一種方式;再從傳播方式看,從“點對點”的傳輸到“圈套圈”的分享,“微傳播”的規模可能越來越小,但半徑卻越跨越大,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效果更加有效迅捷,其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也有了更足的涵容與更多的可能性;而從接受模式看,微看、微賞、微閱等“微接受”似乎愈發成為大眾文化體驗的主流模式,不僅使審美行為進一步個人化、私人化和碎片化,而且使文化效能更具自娛性、利己性和即時性。同時,隨著自媒體的普及與升級以及媒體融合的加快,文化產品在生產、傳播和接受之間的界限趨於模糊。以微信朋友圈為例,在不同主體一而再、再而三的“複製”“分享”或“同步”的過程中,誰又能分清哪一環節或哪一部分是單純的生產或接受呢?於是,“微”已然成為這個時代特有的文化形態和生活方式。

不過,消費和娛樂驅動下的微文化並不值得歡呼。因為其背後的潛能與動因,實際是一種消費機製和娛樂基因。與傳統文化或文化傳統不同,微文化以消費心理為審美理想、以生活碎片為基礎構件,既是市場社會的消費產物,又是大眾文化的娛樂行為。當曾被魯迅先生總結並批判的所謂“看與被看”的文化傳染病重新借微文化再次流行之時,那些原本可用來砥礪崇高的文化品格便在這個偉大時代裏黯然失色了。環顧周邊:微博裏除了自言自語就是粉絲營銷、微信裏不是自娛自樂就是“刷存在感”、朋友圈裏不是廣告植入就是不假思索的轉發、公眾號裏不是推銷自己就是推銷別人、微雜誌裏不是心靈導師就是生活良友,微電影、微喜劇等微視頻雖然呈現了載體與途徑的新意,但其內容與模式卻未發生質的變革,而在微看、微賞、微閱中體現出的種種私人化、即時性、非價值性的選擇反而表現出了當前大眾文化中某種非理性建構的真實表征。於是,以視聽語言為核心的各色“微製造”在生產、傳播與接受模式上趨於同質,因快捷而失之神思、因簡單而失之內涵、因隨意而失之深度、因日常又失之雋永,折射出浮華背後微文化的困境。因此,與微時代、微文化相應的“微批評”亟須探索、亟待呼籲。

顧名思義,微批評就是微型的文化批評(當然也包含甚至主體是藝術批評)。廣義的微批評包括所有依托於新媒體渠道、新媒體平台的藝術或文化短評,可以說比“微時代”來得更早,如2008年以前豆瓣社區裏的短書評(少於500字)、短影評、短樂評(均少於140字)等;狹義的微批評則既指其依托於微平台,也強調其形式更加短小,主要是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等微渠道發表的文化與藝術短評,其互動性和即時性更強,針對性和自主性也更充分。但隨著微文化在大眾消費意義上的流行,廣義和狹義的微批評都還未能很好地引領社會審美的導向及承擔文化建構的功能。比如在很多微批評中,發泄的多而思考的少、感性的多而理性的少、個別的多而整體的少、口水戰多而思想交鋒少、業餘水軍多而專業權威少、隨波逐流的多而獨具慧眼的少、源自情緒的多而來自內心的少等等。因此,對微批評的呼喚和建構,就是要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強調真正有意義、有意味的文化批評決不能淡出、不能失效;強調這一特殊社會評價體係要形成正麵的價值判斷與審美引領;強調微批評既是針對微文化審美理想和價值標準重構的現實要求,又是一種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渠道探索。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媒介技術革新,基於微平台的信息發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快捷,輿論的話語權也逐漸由官方向民間傾斜,呈現出大眾化、平民化的趨勢,這使得微批評在其意義生成與效能實現上大有可為的同時也有了加以規範和提領的必要。因此,微批評一定要堅定嚴肅的批評態度、堅持主流的批評標準、堅守高尚的批評品格,發揮其短小精悍、自由靈活的優勢,形成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化與藝術批評,切實完成建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任務目標。(作者張文東係東北師範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