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挖掘非遺文化背後的深層底蘊,深入學習非遺手藝傳承人的古法傳承堅守精神。5月30日,必威app精裝版客服 本研石1902班的張歡、楊曉龍等五名學生來到了青島市即墨區即墨古鎮,探尋吳金昌與大歐鳥籠的故事。
見到學生們來拜訪,吳金昌先生十分熱情介紹起了大歐鳥籠的曆史。“張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歐的鳥籠進了京。”這是流傳在山東省即墨市很久的一句順口溜。據《即墨縣誌》記載,大歐鳥籠的製作始於明代,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曆史。相傳,在清朝順治年間,大歐鳥籠進入北京市場,為公子王孫、富家子弟們所賞識,競相購買,從此大歐鳥籠揚名國內。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大歐鳥籠的製作工藝日益精湛,其產品暢銷國內外。
今年已經50歲的吳金昌,從15歲開始做鳥籠,至今做了30多年。小的時候,還在念書的他從爺爺和父親那裏接過了這門手藝。上世紀90年代,因為生計問題,吳金昌也曾放棄鳥籠製作,跟人合夥開過石灰廠。雖然那時收入是做鳥籠的兩三倍,但隻幹了兩年生意,他就跑回家繼續做鳥籠了。“掙錢多了,但心裏不好受,始終放不下鳥籠。”吳金昌先生說道。一個鳥籠由籠架、籠圈、籠條、籠門、籠抓、籠鉤等幾個部分組成,而從選料到加工再到完工,手工製作一個傳統鳥籠需要近百道工序。而吳師傅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堅守做鳥籠30多年。堅守的不僅僅是手藝,堅守的更是對文化的敬意,對文化的熱愛,吳金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堅守的精神。
拜訪結束後,學生李家豪表示,“好的鳥籠是要經過匠人一遍一遍地處理,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要經過一次次的打磨。正是這些傳統手藝人的堅守,中國傳統工藝才得以延續。他們的勞動精神值得新時代的青年學習。”探尋非遺傳承人,學習非遺文化項目製作過程,深刻體會手藝人的堅守與傳承精神,從實踐中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與不易。有助於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為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吳金昌,大歐鳥籠的第十九代傳人,2011年成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先生所做鳥籠曾獲故宮博物院優秀創意獎,被台兒莊古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收藏,於2020年受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高度讚揚。
(石工學院 劉暢)
吳金昌向同學們介紹大歐鳥籠 劉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