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半城蘋果滿城香”,為深入探索黨帶領人民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增強大學生的脫貧攻堅意識,石工學院魯甸行實踐隊於8月1日前往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布嘎鄉昭陽紅蘋果基地就當地“一二三產融合”開展實地調研,助力綠色食品產業鄉村振興,感受鄉鎮地區三產融合發展對人民生活帶來的切身變化。
時夏,走進雲南省昭通市布嘎鄉,正值富士、艾芙成熟之時。門前屋後、漫山遍野的細長紡錘樹掛滿了紅潤蘋果,壓彎了枝頭。在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宋留翔經理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在蘋果基地品嚐到了“昭陽紅”品牌的甜心蘋果。“城以果揚名,果以城留芳,與普通蘋果不同,入口果肉細膩,口感脆甜多汁”,這是實踐隊員餘超品嚐到昭陽蘋果後由衷的讚歎。宋經理向隊員們介紹道,昭陽紅蘋果有“早、甜、香、脆、豔”五個特點,因昭通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孕育而成,色澤豔麗,酸甜適度,脆爽可口,能回歸到蘋果本身的原始風味。據了解,當地種植園采用寬行距窄株距密植,每畝種植可達191~220株,畝產約1500斤左右,較喬化樹(35~50株)相比節省了約70%的土地,並以此實現了疏花疏果、割草、打藥等機械化作業,節省約80%人工,在改善果園微環境和土壤結構的同時,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實踐隊一行後續登上“昭陽紅”基地觀景平台。據負責人介紹,“昭陽紅”基地目前已達6萬畝,基地主要位於永豐鎮、布嘎鄉、守望鄉等。種植基地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品牌,蘋果種植、采收、分選、運輸、上市銷售各環節精準定位,嚴密把關,以昭通蘋果為代表的高原特色產業發展成果,無疑為昭通蘋果品牌宣傳、商務拓展、貿易洽談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感受昭陽蘋果的紅顏,體味昭陽蘋果的甘甜”,蘋果產業已經成為昭陽產業振興的最大產業、最強的支撐、最亮的品牌。
隨後,主管蘋果基地的王開表經理帶領實踐隊前往滴灌控製間,親身感受蘋果種植的技術優勢。園區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建立起整套高效先進的果園滴灌係統。引進美國托羅公司的先進技術,科學確定不同種植作物的需水量,通過低壓管道係統與灌水器,將水和養分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土壤中,不僅不破壞土壤結構、節約灌溉成本,還極大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節水施肥管理。此外,隊員們深入了解到,當前昭陽區蘋果共有三大類:新西蘭“早熟”品種(生長周期4~5月,種植麵積約占30%)、 紅富士品種(生長周期7~8月,種植麵積約占50%)、美洲“蛇果”品種(生長周期6個月,種植麵積約占20%),其中紅富士蘋果最為甘甜爽脆,年產量約1萬噸,占昭通紅富士總量的10%左右,是全國最大的單體連片矮砧密植蘋果種植基地。
“昭陽紅,昭陽紅,昭陽的蘋果美了大昭通”。在采訪中,種植基地法定代表人李炳偉先生談到:“扶貧先扶智,隻有首先改變思想上的觀念,勇於麵對新的時代潮流,通過技術升級以及人才引進,才能更好地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鑄就傳世品牌。此外,要落實‘精準扶貧、產業振興’目標,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將企業與國家命運相結合,才能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曬出高原紅,才叫昭陽紅”。據悉,自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昭通市按照蘋果產業、蘋果品牌、蘋果之城“三部曲”,定方向、定目標,定思路、定措施,定重點、定項目,突出產業、景觀、品牌、文化和形象“五位一體”融合,以高標準的規模化種植為基礎,切實做好“種好”的文章,培育現代產業;以高起點、全產業鏈的發展為推動,全麵塑造蘋果品牌;以高水平的特色化布局為支撐,精心打造“蘋果之城”,引領昭通現代蘋果產業發展。今日之昭通,蘋果這個“金果果”,已然成為昭通人民的脫貧果、致富果。魯甸行實踐隊還將繼續調研之路,緊密結合“後脫貧時代”、“後疫情時代”社會背景,依托當地第一、二、三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和實踐,總結經驗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
(石工學院 餘超 張歡 文法學院 孫暘洋 江穎)
當地果農進行蘋果采集工作 吳博軒攝
圖為昭陽紅蘋果 吳博軒攝
實踐隊員采訪種植園法定代表人李炳偉吳博軒攝
實踐隊員進入果園觀看蘋果長勢吳博軒攝
實踐隊與企業經理合照吳博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