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與村委會主任合影 高涵攝
實踐隊向村委會主任學習交流 王晨昕攝
實踐隊隊員觀察不同馬鈴薯花蕊間的區別 高涵攝
實踐隊隊員與當地村民交流 高涵攝
【本站訊】魯甸縣水磨鎮拖麻村境內山高穀深,溝壑縱橫,地理條件極其複雜,但是正是在這個群山環繞的村莊裏,村民們勇於嚐試、敢打敢拚、因地製宜,充分利用發揮特色地理資源,將這些綠水青山變成了養活一方人民的金山銀山。為總結拖麻村鄉村振興發展中的優勢與有效方法,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魯甸行實踐隊於8月6日赴魯甸縣水磨鎮拖麻村。從鄉村的振興與發展中,尋找魯甸地區人民的鄉村振興故事。
不懈嚐試,尋求合適品種
8月6日,實踐隊成員來到了魯甸縣水磨鎮拖麻村,探究拖麻村村民的脫貧致富之路。“我們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緊緊圍繞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結合本村資源特征,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無公害農業,逐步建立起綠色、高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村委會陳主任這樣介紹道。隨著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不斷進行推進,拖麻村村委會帶領村民進行多番種植嚐試。在講到村子裏的種植條件的時候,陳主任感歎道:“這裏海拔太高了,氣候不對頭,不知道為什麼種了之後都不對。不過葵花籽應該還可以,除了洋芋和蕎麥,其他就沒有什麼種的了”。在經曆了多年的篩選之後,該村最後還是選擇了最合適的馬鈴薯,這不僅是因為魯甸縣曆來有種植馬鈴薯的傳統,而且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村民們發現在高海拔冷涼地區,優越的氣候、地理優勢適宜種植馬鈴薯,產量高、品質好。相反,經過村委會的多番嚐試後,出於地理因素,人力技術,傾銷路線等多方麵因素,諸如黨參等經濟作物都不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會浪費有效的耕地麵積。實踐出真知,真是因為有當村民們不斷地探索、嚐試、實踐,才讓馬鈴薯種植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種植作物。
以前十多年之前這裏全是地的時候,種葵花還比較好,現在當地馬鈴薯不僅產量夠高、質量過硬,而且銷路廣,這也是當地得以脫貧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地的馬鈴薯銷路主要分為一下三種:一是村民們自產自銷,自家食用。當地還有許多馬鈴薯的特色吃法,譬如炸洋芋等。二是銷往本地的馬鈴薯代加工廠,“嚕咪拉”係列土豆片(清真)是當地唯一的馬鈴薯加工廠,同時也是當地馬鈴薯的重要銷售方向。三是當地村委會巧妙地將種植業與畜牧業進行結合,通過蒸煮等簡單的方式將馬鈴薯變為牛、羊等牲畜的飼料。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馬鈴薯產量過高時村民不得不以低價售出,經濟效益過低的問題,同時也緩解了村內養殖戶購置飼料時的經濟壓力。
實地探索,親驗馬鈴薯挖掘
在陳主任的熱情建議下,隊員們赴往當地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魯甸馬鈴薯種植繁育基地。當地村民自豪地向實踐隊員們介紹,2019年8月20日時,在第三屆南亞東南亞農業科技創新研討會開幕前,來自孟加拉國、保加利亞、柬埔寨等國家農業部或農業科研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雲南、陝西、西藏等省級農科院和相關部門的近300名與會專家學者、相關負責人走進該種植基地考察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強化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依托自身區位優勢,深入貫徹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等“八大產業”發展和“綠色食品”等“三張牌”的打造,加強昭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農業科技的宣傳與推介,搭建學習交流平台,著力打造“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科技支撐”的農業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昭通模式”,為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提供經驗交流,同時也為當地村民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學習了新的種植和培育技術,使得當地的馬鈴薯產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村民們的收入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隊員們進入到了基地當中,真正見到了綿延成片的雪白的馬鈴薯花和高品質的馬鈴薯。
在熱情村民們的邀請下,隊員們展開了馬鈴薯挖取的體驗活動,切實體驗到了農民們是如何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的。期間,實踐隊員們與村民積極溝通,了解到了當地馬鈴薯相較於其他地區馬鈴薯的優點,該種植基地培育的不同馬鈴薯之間的產量區別和口感差距、具體銷量和收益多少以及挖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當地村民們自豪的介紹說,“馬鈴薯可以說是我們的主場。一說起來就是說拖麻的洋芋就是沒有打過藥的這種,在哪裏都好賣,吃起來也好吃,它比較泡,不像海拔低一點的地方種的洋芋,同樣大的洋芋和我們的比起來重量就不一樣,我們就是要泡一點, 重量輕一點,他們下麵種的洋芋要重一點”。
穩定發展,創新探索新局勢
從種植基地返回途中,當地農民帶領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當地正在嚐試的新作物——蓮花白和蘿卜,雖然經過當地的農業科學研究人員的逐代改良和完善,現今的馬鈴薯無論從產量還是品質上都足以滿足當地村民的脫貧的需求。但是當地村委會表示,我們不能止步於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更高產的、更高品質的作物,繼續提高當地村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致富,讓每一名村民都過上富庶的生活。
在本次調研活動中,魯甸行實踐隊切實感受到了當地村委會幫助村民們發展多樣化種植業的決心和各種舉措以及當地村民勤勞踏實的奮鬥精神這份來自種薯之鄉關於鄉村振興的答卷,不失為有效推動雲南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傳統農業注入新活力的模範樣本。